电磁兼容(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够按要求正常运行,并不对环境中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简而言之,它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
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EMC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中的定义为: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会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这一定义强调了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能力和对其他设备的非干扰性。
此外,电磁兼容还包括EMI(电磁干扰)和EMS(电磁耐受性)两部分。EMI是指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以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EMS则是指设备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即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在电磁兼容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各种运行的电力设备之间以电磁传导、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三种方式彼此关联并相互影响的情况,以及这些影响在特定条件下对设备和人员可能造成的干扰、影响和危害。因此,电磁兼容的研究是随着电子技术逐步向高频、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密度(小型化、大规模集成化)等方面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